热点新闻

首页 > 新闻中心 > 热点新闻

“全链条”催化科技创新

发布时间:2015-05-11

《苏州日报》2015年4月27日头版头条  □苏报记者 周建越

  “让路演项目展示出魅力,找到‘如意郎君’;让投资机构了解企业发展,相中‘梦中情人’!”
  4月10日,苏州高新区让16位正在申报区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项目的负责人进行公开路演,与参会的科技金融服务机构积极对接,以让辖区更多科技创新项目在城西这片沃土上加速联姻。
  近日,全国首批25家科技服务业试点区域名单出炉,苏州高新区与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榜上有名,苏州高新区是江苏唯一一家试点区域。
  “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能更好地推进创新驱动,提升区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水平。”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该区重点打造科技金融服务业集聚区、产业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和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三个科技服务业集聚区,推进科技服务业集约化发展。

构建科技金融支撑网络——
为183家次企业争取贷款14亿

  “科技服务业,是一种为科技创新全链条提供市场化服务的新兴产业,主要服务于科研活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高新区科技部门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高新区围绕区域创新链积极发展科技服务新兴业态,基本形成了技术研发和设计、投融资、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等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今年公司业绩增长较快,这要感谢新区担保公司之前提供的帮助,真是雪中送炭啊!”苏州日月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于2006年在高新区注册,专注于技术研发,但一直没有以自主品牌形式面向终端消费商。两年前,公司下游主要客户因资金链断裂破产,导致公司销售额锐减,为此,公司毅然走向原始品牌制造商的转型之路。
  “品牌的推广、营销渠道的建立,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该负责人说,于是,公司找到了新区担保公司,创造性地引入了“创投贷”产品,通过苏高新创投集团所属基金公司的期权合作,及时帮助企业获得700万元信贷资金支持,后又追加500万元。目前,该公司已成功转型,销售额稳步攀升。
  短短几年间,高新区出台了20多项科技金融政策,重点扶持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目前,高新区已建立了覆盖天使投资、VC投资、PE投资、产业投资、并购投资等企业成长不同阶段的投资体系,区内注册登记的创业投资企业近100家,资本规模达140亿元。
  同时,高新区不断创新科技金融产品,成功发行总额度为1.8亿元的全国首支冠名“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集合票据;并积极推行科技金融项目。截至目前,高新区已有92家次企业享受区科技保险政策补贴,可转移的风险金额已累计近650亿元,共为183家次企业争取到14亿元贷款支持。
  “我们还先后与交通银行苏州科技支行合作设立科技城科技金融服务中心,与人保公司合作设立苏州科技城科技保险服务中心;建立了以苏州高新科技金融广场为依托、以‘太湖金谷’为引领、以规划建设中的‘金融谷’为纵深的区域性科技金融集聚区建设板块。”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太湖金谷”是高新区全力打造的公益性目标和市场化运作有效结合的新型金融服务平台,作为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在国内的首家授权委托服务机构,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的挂牌优质中小企业提供路演、培训及多方案金融创新服务,实现与全国股转系统线上线下的无缝对接。

助力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推动产业技术服务加速集聚

    推动产业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助力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一直是高新区为之努力的方向。
  去年,高新区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达11%,全社会R&D 占GDP比重达3.5%;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4.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均超过50%。这份成绩单的取得,也与产业技术服务业的集聚发展密不可分。
  截至目前,高新区已有创业孵化与成果转化服务机构23个,其中省级以上创业园、孵化器、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机构等20个;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类众多,其中科研院所有11个,省级以上研发机构有103个,重点实验室有11个,省公共服务平台7个,省院士工作站4个和博士后工作站27家,R&D(研究与试验)人员达到2.6万人,国家千人计划、省双创等各级各类领军人才有490多人,产业平台的集聚与人才的集聚,有力地促进了产学研成果的转化。
  高新区将用三至五年打造一个全新的产业技术服务业集聚区。这个集聚区总规划面积156亩,将建设18万平方米高标准创新载体,重点围绕装备制造、新一代电子信息、新能源、轨道交通等重点产业,集聚各类测试平台、机构与科技研发服务型企业,以提供行业技术研发、检验检测认证、工业设计、技术咨询等专业化科技服务为主攻方向,为企业提供各类产业技术支撑集成服务,助推企业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
  此外,打造全国医疗器械资源最集聚地区,也是高新区科技服务的重中之重。“今年我们将全面启动建设江苏省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中心,重点整合现有江苏医疗器械产业园、中科院苏州医工所、省医疗器械检验所苏州分所、生物医学创新中心等创新资源,引进设立国家医疗器械审评中心江苏分中心,成立苏州市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建立医学影像、体外诊断、医用光学三个技术攻关中心,与美国、芬兰、以色列等国共建联合研发中心。”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到2017年,高新区将力争使创新中心建设成为全国医疗器械资源最集聚、人才最集中、研发能力尤其是新技术工程化能力达到全国一流的新平台。

让知识产权服务引导创新——
到2017年将集聚科技服务机构1100家

  高新区还紧紧抓住“知识产权服务链”,来鼓励引导科技创新。
  在高新区,诞生了全国首个国家知识产权服务集聚区——苏州国家知识产权服务集聚区。“有了集聚区这片‘梧桐树林’,一只只‘金凤凰’才会向苏州飞来。”高新区知识产权局负责人说。
  江苏天弓是落户该集聚区的“金凤凰”之一。“我们的数据库以‘云计算’为技术支撑,通过在线应用实现服务全天候无缝对接和数据共享,充分利用国家知识产权局权威全球专利数据资源,可为用户持续跟踪着5000多个技术专题和7000多个机构的全球专利布局,专利查新次数超过几十万次。”江苏天弓董事长程军峰说。
  对专利的申报或运用,本质上都是对科技创新的一种推动。如今,一个“知识产权服务链”在高新区已初步形成。在这里,有国家专利审查江苏中心,有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北京三友等近50家知名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相继落户,形成了包括知识产权业务审查、代理服务、预警分析、数据利用、专利软件研发在内的完整的知识产权服务产业链。去年,有占全国总量20%的新发明专利在高新区审结。
  同时,知识产权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也促进了高新区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的持续稳定增长。去年,高新区专利申请12262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6485件,占专利申请总量的比重达52.89%。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科技服务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高新区将以三大科技服务集聚区为载体,通过营造环境来集聚组织形式多样、专业化程度高、活动能力强的科技服务机构;力争到2017年,把科技服务业发展成为以科技要素为核心,具有强辐射带动作用和高知识层次的全新现代服务业态,培育与集聚科技服务机构(包括非独立机构)1100家,科技服务业收入达到50亿元;基本形成布局合理、重点突出、机制灵活、整体开放、运行高效的科技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