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日报》2013年10月29日头版 □苏报记者 周建越
今年8月,高新区与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签署协议,共建苏州地理信息与文化科技产业基地。按“边筹建、边研发、边出成果”的思路,目前已建起一个研究院与10家产业化公司。
9月,连接古城区与高新区的狮山商贸区,一批投资达155亿元的现代服务业项目集中开工,“转型”,让城市更现代、更繁荣。
10月,体现绿色出行的全国首条100%低地板钢轮钢轨现代有轨电车线1号线铺轨80%,2号线开始规划设计……
今年以来,高新区以“科字当头、生态优先”为发展思路,抢抓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获批机遇,使全辖区经济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转型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生态环境得到全面提升。
【关键词】创新图景
新兴产业投资增幅列全市第一,创新始终是发展主动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驱动力。然而,如何将科技创新与产业集聚紧密结合,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对此,高新区的举措是:“科字当头”,大力发展科技创新载体与研发平台,并保证它们与区域已成规模的产业无缝衔接。 在高新区,医疗器械被列为五大支柱产业之一。为促进该产业早日实现千亿规模,高新区投入7.8亿元,与中科院、江苏省和苏州市共建了中科院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自2008年11月揭牌至今,研究所已建成7个实验室,集聚了来自海内外数百位高端人才,在科研项目申请、医疗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同样,为进一步提升龙头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层次,该区打造了浙江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等科技创新载体,以吸引高新技术研发、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人才和团队集聚; 并出台一系列政府措施,鼓励重点企业建设企业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创新实践基地,不断提高自主创新核心区的活力。
不用钢丝绳,不用链条传输,30秒就可存取一辆汽车。今年8月,在浙大苏州工研院“高效直驱装备研发中心”,一个已拥有9项专利授权的“8层直驱式高效立体车库”样库新鲜出炉。研发中心主任叶云岳自豪地说:“我们运用的是‘磁悬浮’技术,这是对传统立体车库传输的一次颠覆;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发展最核心的东西!”
将一个实验室“浓缩”在一台仪器上,仪器又像鼻子一样能“嗅”出各种危险气息,不到10秒钟就能使炸药等危险品现原形。今年10月,在科技城微木智能公司,已成功研制出全球首批通用型痕量危险品检测仪。“这里面包含了10多项发明,其中5项已获授。”公司董事长、省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李鹏对自己的产品非常有信心。
为搭建更大的科技创新平台,去年8月,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落户高新区。很快将形成2000名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专利审查员队伍,年审查发明专利申请能力达到11万件,为长三角乃至整个华东地区提供优质、高效、全方位的知识产权服务。进入10月份,江苏中心6万平米主体建筑封顶,预计今年年底就可竣工。
同样是创新,今年6月,高新区获批全国首家“保险与科技结合”综合创新试点,全面启动沿大运河的“金条工程”。同时,7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加快。9月,龙湖时代天街、金鹰商业广场等5个总投资155亿元的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其中,金鹰商业广场项目,投资总额达50亿元,将打造苏州市最大、全国领先的标杆百货单体店; 华能分布式能源项目,将建设分布式供冷供热能源中心,年供冷能力约1.5亿千瓦时,成为苏州最大的区域能源中心。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快速成长,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4.3%,新兴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5.6%,增幅列全市第一。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3%,继续列全市第一;全区累计集聚各级领军人才341人次,其中国家“千人计划”人才30人。
“科字当头”,高新区人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创新图景。
【关键词】宜居宜业
一年生态环境营造投入17亿元,“生态就是财富”贯穿发展全过程
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区,不仅要能吸引人才前往创业,还要有本事让他们在那里安居乐业。毕竟,人才要事业,也要生活。为此,高新区举起的另一面旗帜是:“生态优先”。
身处苏州城西的高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49座山体加上25公里太湖岸线,形成了丰富的山水资源与不可多得的环境优势。
为了这个优势,高新区规划了42平方公里的苏州西部生态城,将投入250亿元发展成为“生态环境优美、基础配套完善、主体产业突出、宜居宜业的低碳经济发展示范区,旅游休闲度假首选区与新农村建设样板区”。截至目前,西部生态城已累计投入超过了60亿元用于生态环境的修复与保护。
今年6月,“绿色生态小镇”奠基,“中节能”将以最前沿的技术为小镇注入绿色生态理念——家用电器全靠太阳能屋顶发电; 安装“神奇”照明灯,可捕捉白天阳光;生活产生的餐厨垃圾,在处理后可直接作为小区绿化肥料……
今年8月,绿色三星建筑在镇湖马山游客咨询服务中心建成,喜迎八方宾客;同时,由沿太湖14个水闸改造而打造的“创意文化景观带”已初具规模;在这些景观带将开出中国太湖奇石欣赏馆、树叶艺术雕刻馆、苏式生活形象馆……
一方面,高新区努力提高着中心城区的城市首位度,加快推进老镇改造;另一方面,以旅游景区的标准,将一批环境底蕴好的片区打造成水清、天蓝、地绿的生态乐园,加快着建设一个宜商宜游宜居的苏州城西。有一个数字可以体现出高新区的决心:仅一年中,高新区在生态环境营造上就要花上17亿元!
同样,在高新区的创新高地——苏州科技城,也是将生态保护与开发建设紧密结合!
由科技部、省政府、市政府共建的苏州科技城,东临有着苏州“城市绿肺”之称的大阳山国家森林公园,南接有着“中国智慧山”之称的穹窿山,西临太湖,又被12座山体环绕。在这自然山水的馈赠之上,科技城在生态环保的原则下谋篇布局——从规划建设之初开始,就要求入驻企业不但100%的高科技、同时也100%的零污染。
在科技城,依托宕口复绿工程,打造出一个又一个新型的生态景观:玉屏山生态园、彩石湖公园、诺贝尔湖……为这座绿色智慧之城更添人文与生态之趣,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近50%,真正展现出“科技和生态齐飞,山水与城市一色”的独特魅力。
“只有牢固树立‘生态就是财富’理念,将高新区的自然之美、田园之美、人文之美、和谐之美融入真山真水,加快出形象、出亮点,才能更响亮地打响高新区的生态牌。”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浦荣皋说。
为此,高新区正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加快太湖湿地公园二期、苏州西京湾生态农场等项目建设,把太湖资源引入高新区腹地,探索连点成线、连线成片,把太湖沿线生态做成精品。加快完善环太湖25公里生态旅游布局,力争苏州西部生态城旅游度假区获批省级旅游度假区。继续依托区域山水资源优势,大手笔地为生态环境增添亮色,打造“真山真水园中城”的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